TVB的所謂真人節目《有樓萬事足》,演員是假的,台詞「有樓有高潮」、「冇樓唔好白撞」也是假的,洗腦工程卻是真的。目的是醜化香港的女人,挑釁香港男人對女人的仇恨,培養趨炎附勢、嫌貧愛富的取向,混淆「樓奴」和「成功」,告訴你:「樓奴即自由。」 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迎面而來,就是惡名昭彰的「工作使你自由」(Arbeit Macht Frei)大閘。每次屠殺前,納椊都告訴波蘭和猶太囚犯,勞動可以換取自由,最後統統把他們送入焚化爐和毒氣室。香港人自出生起,政府就洗腦要我們「儲錢買樓」、「肯捱肯做」,此路最終不會升上天堂,而是直落地獄,樓奴是永遠得不到自由。 圖文:文豪

英殖時期,地鐵是公共交通設施,港共治下變成剝削市民的吸血鬼。它與地產商勾結,新線路和車站,都與新建商場和樓盤有千絲萬縷的利益,哪𥚃有車站開張,當區就會租金急升,民不聊生。全世界只有香港地鐵,會強行把運作良好的外國設施,更換成中國製的劣質車廂,因此近年頻頻故障,同時不斷加價,卻提供劣質的服務,包括監獄式的閘門,噪吵的廣播,刺耳的響叫,一排如獄吏般的黃衣人,號令乘客進出車廂,像集中營𥚃納粹軍官,送猶太人一排排進入毒氣室。背後冷酷的設計,精密得令人心寒,是政府奴化人民的工具。 文豪 攝影:Kaiser KS

中午去餐廳叫外賣,排隊付費,收銀台靠近前排的坐位。此時一名老人也許如廁出來,從中間插入,強行穿過隊伍,返回自己的坐位,其間碰撞到後面的女士。女士當眾責備他:「碰到我的身體」,要求他道歉,老人的即時反應是否認,死不認錯,之後提高聲音反駁:「咩呀?邊有呀?亂講!」一個小小的糾紛,就演變成大罵戰,換作文明的現代人,只要點一點頭,低聲致歉,就會輕易化解了無謂的紛爭。 這個老人就是典型的華人,擁有最大的劣根性:死不認錯。雖然不認錯,錯還是存在,不會消失,於是為了掩飾一個錯誤,就用更大力氣,製造更多的錯誤,來掩飾首個錯誤。於是,老一輩的香港人嗓門特高,覺得聲音大就是理大,只要聲音大、嗓門高,道理就在我這邊。八十年代,香港人暴發,特別喜歡旅遊,當時外國旅遊指南「孤獨星球」告訴讀者,如果在名勝景點,遇見花錢最多同時最吵鬧的,就是香港人。以為聲大夾惡,財雄勢大,道理就跑來自己一邊,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但在文明人眼中,只是一群髒、亂、吵的三等民族。 每個人都會犯錯,大人犯大錯,小人犯小錯,香港人犯香港錯,政客犯不會犯的錯。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犯錯,而是改過遷善的良知,知恥近乎勇,死不認錯,只會走入窮途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