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12th, 2018
多數是討論出路、現在我們還能做什麼。反思本土派的出路、分享台灣民眾如何看待香港政治。 首先,今次看電影的都是平時走到抗爭前線的朋友,對於DQ事件的感受還歷歷在目,重看電影,回到當時的情景,其中一位觀眾說配樂配得很貼題,把畫面描繪得更灰暗無情。對前路更無色彩,不知可做什麼。 關於本土派的去向,很多本土派以選舉作為目的,這是一很脆弱的目標,投入了大量資源、人情、時間等等,一旦選不到/DQ時,很多以選舉而建立的東西很易被推倒,沒有選舉就沒有了本土派。 孤軍作戰的一代,我們這一代搞什麼民主運動、獨立抗爭、建國行動,在不理會政治的同儕之會受到排擠。政權和媒體配合,順民計劃愈來愈成功,年輕一代抗爭之火愈來愈小。 在這幾年,本土派由興起到高潮到衰落,有參與社運的人,表示打擊太大,打算返工賺錢不再理會政治。但亦有人表示,雖然失意在一時,但不應該放棄,將來會再有機會,現在放棄了,翻身的機會也沒有,學習多點、建立多些東西,等待機會來臨。 這些電影的意義,就是圍爐差一下電,因為大家唔提,冇啲嘢燒下,個火一定會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