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0th, 2016
By Kaiser KS
青衣戲棚大家會想到什麼?很多美味的食物? 一家大小,去到這細小的地方迫一回,排隊購買食的。但是我看得不開心,這𥚃除了食,什麼也沒有,什麼本土傳統文化,我看不見。 花牌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認為是中國建築牌樓的延續,亦有人認為是民間模仿宮廷吉祥裝飾的說法。無論如何,花牌已成了祝賀開張喜慶、節慶廟會等的大型裝飾了。製作紮作一個花牌,需要的技巧很多,寫大字、摺花、製作配件、上棚等基本工是不可缺少的。所需的工具亦很多:剪刀、竹籤、色紙及油鬚等;而單是部件亦多達十多種,如「方包」、「圓包」、「頂」及「珠」都是不可缺少的。廟會的花牌面積有時更大至十呎乘二十多呎,故此要製成一個地道的花牌,師父的經驗絕對是關鍵因素。 RTHK 在這個青衣戲棚,只有Bannershop印刷的字,不是經師父寫的,直接用電腦字打出嚟,花牌上的花,可見是求鳩其咁釘埋一齊就算,什麼東西都是hea住咁交貨,求鳩其是一種陋習,每人做少幾樣嘢,最後令到成個文化消失。戲棚的頂用上又藍又綠的led燈飾,發放一些不能在大喜日子用的顏色,還有戲棚頂有的字,可以靚少少嗎? 以下是一些花牌師父,黃師父的製作過程,真的全人手,不是用電腦 閱讀更多: http://www.goldenage.hk/b5/ga/ga_article.php?article_id=188 http://rthk.hk/chiculture/bamboocraft/c1_cultur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