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娃安娜貝爾:造孽》上映在即,這是繼《恐懼鬥室》、《兒凶》和《詭屋驚凶實錄》後,再衍生出來的恐怖系列,温子仁執導或監製的恐怖電影,向來有質素保證。張展豪攝影,台南國賓影城,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曉治・積曼等於「狼人」盧根,如周潤發是Mark哥、黃秋生是大飛,他的演藝生涯和這個角色劃上了等號,將來他逝世,傳媒的訃聞是「狼人之死」。 在《變種特工》眾多的角色𥚃,狼人極受歡迎,但漫畫造型非常滑稽,像一個穿鮮黃色緊身衣的摔角手,曉治・積曼賦予了它另一個電影生命。粗䊯的澳洲大漢,滿臉虯髯,叼著大雪茄,一身虯纏糾結的肌肉,毛茸茸的胸口上,掛著刻有「狼人」的軍牌;自我放逐,浪跡天涯,攙合了沙場老兵和失意浪人兩種氣質,調成一杯名叫「男人味」的烈酒。 幾乎所有的《變種特工》的電影,他都要出場,甚至比X教授和磁力王更有魅力。觀眾簡直變態,喜歡欣賞他在銀幕上發狂,向著槍口直衝過去,一邊咆吼,一邊手刃敵人,不斷中槍流血,但雙手鋼爪不停,直到他浴血站在屍橫遍野的戰場,再仰天長嘯,聲若狂風怒號,震得戲院嗚響。十七年來,曉治・積曼要一直苦苦操練,保持鋼條身材,每次看他咬牙切齒的演出,都不禁替他難受。 最後一部「狼人」電影,這名活超過一世紀的變種老兵,終於步入暮年,慢性金屬中毒、酗酒、虛弱不堪,陷入窮途末路,身邊只下風燭殘年的X教授。導演非常清楚全球觀眾的口味,在電影未段,老狼都要打基因強針,拼了老命在森林奔馳,以一敵十徒手殺敵。最後的強敵,是自己的複製人X-24,由曉治・積曼分飾,兩個盧根互相撕殺,殺得吼聲震天,面容扭曲;最後正版不敵贗品,X-24由小變種人X-23開槍了結,盧根終於癒合不到致命傷,最後一名變種特工命喪荒野。 圖文:文豪  

《美女興野獸》最浪漫的場面,是昂藏七尺的野獸,挽著貝兒的小手,在古堡的大廳翩翩起舞。貝兒是個嫏下妺,此時都會悉心打扮,野獸要把毛茸茸的驅體,裝入一件超大碼的禮服,在舞會上展現昔日王子的風度。兒時看迪士尼改篇的動畫版,一瞥西方上流社會的價值,貴族除了財富,還要優雅和榮耀。 野獸如何奪得貝兒的芳心?不是人類時的王子頭銜,或者金銀財寶,而是私人圖書館。貝兒好學不倦,一身書卷氣,對粗野的獵人加斯頓不屑一顧,當野獸送給貝兒堆積如山的藏書,她馬上就濕了。窗外風雪漫天,室內柔情蜜意,一人一獸坐在火爐前,野獸陪她讀書,她教野獸餐桌禮儀、談吐修養,重拾一個人應有的尊嚴。 同名的主題曲非常悅耳,由茶煲太太獻唱:「原是陌生人,偶然結良緣;有點甜蜜,有點古怪 ;你能改變,重新做人。古老永恆的童話,像樂韻悠揚,如歲月悠悠,像太陽始終從東方升起。」

香港人觀看電影「奇異博士」,會對故事驚訝地熟悉。外科聖手史傳奇醫生恃才傲物,目中無人,一次橫遭車禍,雙手殘廢,跌落人生谷底。在絕望中,他遠赴尼泊爾尋找治療秘法,摸上了大隱於市的神秘法術門派,掌門起初拒絕收他為徒,因為她一眼看出,他是百年一遇的奇材,跟上一個背叛她的弟子,十分相似。主角的決心最終打動掌門,準許他上山學法,他潛心苦修,不但進展神速,還無師自通,在一次機玄巧合下,習得不傳秘法,獲得鎮教寶石。 門派叛徒竊取秘訣,走火入魔,同時功力大進,連恩師掌門也殺害,逆天而行進行禁忌儀式,呼喚天魔滅世。掌門在離世一刻,把最後寄望托付主角,主角大徹大悟,和同門師兄並肩作戰,在最後關頭,成功殲滅叛徒,趕走天魔,拯救世界,守住門派最後的命脈。最後主角接任掌門一職,成為武林盟主,一代宗師。 這條非常老土的武俠小說橋段,「漫威工作室」(Marvel)重新包裝,再向全球推銷,成功大賺。電影從業員要從中學習,不要像娛樂記者訪問主角演員班尼狄・甘巴貝治,硬要引導他說:「希望拍港產功夫片」、「最想跟張曼玉合作」,沉醉在昔日的光輝𥚃打飛機。 照片:英國演員班尼狄・甘巴貝治(Benedict Timothy Carlton Cumberbatch)

  大概,我仍然忘不了《十年》自焚者篇裏的最後一幕。。。 亦忘不了那句台詞:「她經歷過文革,六四,七一,雨革。。。」「自焚不一定是絕望,而可以是燃點希望。。。」 「香港未爭取到民主,就是因為未有人死。。。」 看這套短劇之前,天真的我深信這句對白,雨革的失敗,在於未有人死。 看完之後,反而覺得,即使有人為革命為反抗而犧牲,香港人大概繼續被奴役的生活,有多少人願意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打破眼前一片繁榮的偽像? 誠意向各位版友推介《十年》,許多港豬左膠睇完都會在面書大聲疾呼:「為時未晚!」我只能說:「但願如此。。。」

圍牆之外,是生天;也是絕路。 選擇拼死一遊冥河,抑或偷生圍牆之內? 主角Thomas一覺醒來,置身迷宮中心的部落。這片土充斥著失憶的男孩,一堆沒有故事的身份。部落眾人謹守岡位,合力維持大家的日常生活。同時,runners則日以繼夜替眾人潛入險峻的迷宮找出路。 圍牆每天開啟一次通往迷宮的道路,日落便關上;迷宮中鬼影幢幢,路線時刻改變,“夜煞”更每夜大開殺戒。去留與否,完全兩難。 Thomas擁有眾人沒有的逃脫決心,一點也不願安守本分。這個「不乖」的runner新血,成為眾人最後的希望。同時,也成為部落副首領Gally的眼中釘。Gally和Thomas,恰好演繹了現實中的「雞蛋」與「羔羊」。「雞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寧可一撞高牆;「羔羊」寧可茍且偷生,也不願奮死跳過圍牆,放棄安逸。 結尾如何不劇透了,都是「必有續集」的鋪排。 選角不錯,所有面孔和角色性格匹配,卻始乎不能倖免於「主角=黑髮男生」的詛咒。(是Harry Potter後遺症嗎?) 那句無限洗腦的「Wicked is Good」很成功,聽到心都寒。不過迷宮怪物太少了,沒有出現“怪物種類繁多”這種讓我期待的畫面。 電影中很深刻的一句話: 「……Or we die trying」。 也許圍牆很高很堅固,比雞蛋要強上千倍萬倍,但那又如何? 認定贏不了的仗,代表未打已經輸了。 會因為「覺得揪唔贏」,就索性唔揪嗎?…

  先小人後君子,角色本來各不相干,因風暴而相遇,乃人盡皆知的老梗。開首零技巧的角色Intro更是讓我頓時擔心又中高成本爛片大伏,幸好那場災難搭救。超能老豆勇武救仔,攝製隊搶獨家而爭取接近風暴,純情乖仔約會女神卻黑仔遇上龍捲風困於瓦礫,癲喪醉漢為拍世紀片段險追龍捲風…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不懈。 不過畢竟是災難片,怎能容許BBQ結局「造爛個市」呢?所以最後當然有人死,而大部分角色都有幸參與BBQ結局。 (否則也太沉重了) Sad but true,我的災難片潛規則:「主角」從來只是配菜,那場災難才是重點。人的部分不多談。 Into the Storm賣的當然是戲裡的龍捲風,那個二合一龍捲風簡直擄獲了我的心。老套也要說句,場面震撼之極有如親歷其景。 數架飛機由被氣旋左右直至被龍捲風捲起而消失於風眼中的一幕,震攝了電影院內所有眼球。象徵人類文明躍進的飛機,在大自然面前原來也不過如此。 電影後段Jacob為了拍攝風暴獨家被起火的龍捲風吞噬一幕,畫面及時間拿揑實在滿分。雖然看見一個人從地面被捲進火焰龍捲風再沿風舌環繞幾圈才消失時,感覺的確詭異又恐怖,但那短短幾秒鏡頭,卻能令我信服當一個人被捲進火焰龍捲風時,應該就是這樣的畫面。 電影尾聲Pete連人帶坦克被捲進風眼的一幕,sound effect選擇用水底那種silence真的很正! 一方面夾得到風眼中unexpected的靚景,另一方面令緊接的下墮彷彿真的有離心力!(很變態的邊看邊覺得天災人禍很慘烈,但災難現場還是有種說不出的暴力美) 看過的災難片之中,Into the Storm算非常高分了。因為看完真心驚之外,提醒了我過往上地理堂時看過那些絕對安眠的natural hazards片,是有人冒死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