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2nd, 2017
一個月七名青年尋死,為香港敲響了喪鐘。 《補充練習無間做》,改編自電影《無間道》同名主題曲,兩年前在《毛記電視第一屆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由一名七歲「劉小華」演唱:「明明我已晝夜無間想討好老母,夢想中的Summer為何還未到?明明我已奮力無間、補充喪做,我不玩也為活得好!」在他背後,一班穿小學校服的學生伸手向天,雖然是伴舞,卻像溺水的人在拼命掙扎,無語問蒼天。《無間道》原曲是絕望的吶喊,主權移交五年,香港淪為無間地獄,主人公在地獄𥚃沉淪,永劫淪迴;十三年後由小學生唱出小學版,怎能不令人心寒?兩年後出現青年自殺潮,走筆至此,我都不想寫下去。 早前我寫過,香港教育和西方相比,不是「填鴨式」和「開放式」之別,香港是沒有「教育」 。學校是一座兒童監獄,洗腦的實驗場,剝奪思考能力和自由意志,培養奴隷供應勞動力,教育界、出版商和補習業則寄生在此,略奪家長的血汗錢。漫畫《怪物Monster》𥚃的「五一一幼兒之家」,是東德的兒童實驗場,主腦教授的座言是:「人可以變成任何東西。」透過洗腦和藥物,培養沒有個人感情,只有對黨忠誠的士兵。但剝奪人與生俱來的感情,實在違反人性,實驗中不少兒童崩潰、自殺,或成為廢人;倖存下來的,都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在絕望中還誕生了殺人狂魔約翰,一隻披著人皮、「沒有名字的怪物」,要摧毀全世界,才能在世界未日的孤寂𥚃尋得安寧。 香港人自小受垃圾教育摧殘,受不了的人早就自殺,存活下來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終身帶有人格和思維缺陷。如果沒有自覺,只會把自己的悲劇,加諸在骨肉身上。 圖文: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