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在觀塘重建區中拍攝,這種在窿窿罅罅生長的植物,經過風風雨雨自然生成,人們似乎不太喜歡自然生長的東西。這種植物只能在舊時的建築才能自由出現,生長於鬆散的結構之中,在新時代似乎不太想有雜草生長,必定找保安除草。 

超過百年歷史的城皇街花崗岩石梯,早前市建局亦已宣佈擱置重建及打算進行活化,但是有關政府部門在石梯上噴上黃色防滑沙膠面,手工非粗糙,難以回復原貌。

經歷過颱風的中環都爹利街,樓梯於1875年至1889年間建成,有百年歷史,現在變成了廢墟,有工作人員將樓梯組件標上號碼,打算在未來作重組之用。

很少好像到大角咀紀實,但這個地方也面對發展的改變。

本月十一日,位於屯門中山公園紅樓的圍牆被拆掉出,被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而五百多萬元易手給新業主,新業主要求所有人在一星期內遷,紅樓位於綠化帶,難以發展,被人聯想起「消滅歷史」的政治任務。

  嘉咸新市集的新檔落成,這表示嘉咸街舊街市的回憶將會將抺去,經歷香港超過160年風風雨雨埋在新式商場之下。很多舊濕貨鋪已經空置。我第一次來嘉咸街紀錄也是晚上,也是在暗黃色的燈光之下拍攝,對比真的很大。 【2014年的嘉咸街】 http://bit.ly/1W6gnFw            

海壇街收樓重建計劃進行得如火如荼,不少一梯兩座唐樓被收回,為未來發展新小社區作準備,本來屬於深水埗區南昌街,為擺脫品流複雜老深水埗的形象,南昌一號的私人住宅地址是為長沙灣,這個「新長沙灣」地區,開始變得不熟悉。

  石峽尾有一排鐵皮檔,在耀東街一排鐵皮飲食檔靜靜地遷出,等待重建,全香港只餘下21間排檔,香港風味的鐵皮檔買少見少,耀東街只餘下一檔鐵皮檔           

在2016年,中環嘉咸街街市,新街市落成,到處的舊樓也開始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