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普遍健忘。先讓我喚醒你對議題有關的記憶。怕冗贅的朋友可以直飛落論述部份。   「我們亦期望社會上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在表達意見的時候,能夠互相尊重。對於違法和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執法部門定會嚴格依法處理,確保本港的治安。」   「特區政府尊重市民發表意見的自由和權利,一直鼓勵市民以和平的方式表達意見。對於違法和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執法部門一定會嚴格依法處理,維持香港的治安和確保社會的正常運作」   「時機已經成熟,目標非常清晰,大家的願景一起去實現。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和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的咨詢已經開始,大家在基本法的基礎上討論。」   以上皆節錄自政府主要官員的話語。皆因小弟亦是健忘之人,未能有效記住所有範例,因此以下會整理時評節目ATV焦點 (嘩youtube有全集上載) 的內容作為保皇及建制派意見的代表。由於內容冗長,故小弟隨機抽出當中的概念字眼:

公民廣場1.0 自2012年開始梁振英上台後,香港社會出現愈來愈多問題 ,大型示威的次數比以往更多,更第一次出現佔領新政府部總的抗爭,當年因為洗腦國民教育,需要學生歌頌中國共產黨,有一班中學生走出來反對國民教育。佔領政總抗爭由學民思潮帶起,現在為大家作一個回顧這兩年政府總部的轉變,現在政總的鐵馬就愈來愈多,表達意見的方法愈來愈受限制,是否當了這些意見是噪音呢?當年學民稱行動升級,佔領政總反對國民教育,當時學民進場時,場內基本上只有少數的鐵馬,連升旗那個台都是開放的,當時的學民仔女就在兩枝桿之間掛上寫公民廣場的黑布,在進入公民廣場的電梯附近那個空位是可以給大家使用。在立法會的空地基本上是沒有鐵馬的存在。公民廣場就在那時成為政府總部前那鎖匙圈的稱號。      公民廣場2.0 在學民思潮稱反對國民教育進入階段性勝利之後,DBC電台被停播,公民廣場的門開始關上,連升旗台都用鐵馬鎖圍著,DBC的集會不能在公民廣場1.0的台上做任何活動。這幾天DBC佔領每天都要用錢去建造公民廣場的台,政府開始收緊門常開的自由度,但是還可以給大家在廣場睡到天光。 公民廣場3.0 不公義事情又再發生了,港視因為政府黑箱作業不被發牌,這次除了公民廣場外,在立法會廣場也加上了很多鐵馬。在公民廣場與政府之間架起了重重鐵馬,彷彿就似圍牆堵著民意。     最近,反對東北規劃示威中,因為衝擊了立法會,鐵馬數目增加了,和市民的隔膜被迫推到前所未有的位置,民意對於政府來說只是一堆噪音。早前的示威都不會清場,都是示威一方宣佈退場才散去,但是在這次,權力把人力意見抬走了。  

和黃集團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爆發嚴重工潮,碼頭外判工不滿15年來工資有減無增,做足24小時只得1,300元,較97年的1,480元還要低一成三。百多名外判工昨晨衝擊碼頭抗議,要求加薪兩成,其間與保安員發生激烈衝突,五名保安員受傷,示威人士堵塞通道,越夜越多人加入聲援,至今日凌晨仍未散去。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則以「唔係我哋員工」的理由卸責。 引述蘋果日報(29/3) 在早上,小編並不能進入,只能在遠處觀望 早上的遊行 打爛飯碗 應該是長江中心的職員在拍攝 在中午,碼頭保安圍起封鎖線 聲援人士突破封鎖線進入貨櫃碼頭 遊行過後,聲援者到了貨櫃碼頭,攜帶物資聲援工人 和平進入貨櫃場 貨櫃碼頭的環境非常狹窄 年輕人幫手清潔 貨櫃場內非常安寧 貨櫃碼頭內的橫額 也許 我們已疲倦了 社會民主連線聲援 保安還比警察強硬,盡一切可能禁止聲援人士進入 說明資方要求在談判時,工會不得在場…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90後,我喜愛攝影,攝影應就像音樂一樣,是能讓大眾享受,分享給不同的人。起初我也未打算去走進紀實攝影,但是試了不同的題材後,發現紀實攝影原來是頗有意思,能反映出社會中不同的弊端,讓人停下腳步去反思我們所身處的社會。